为响应国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人工智能装备技术与冷链物流装备技术深度融合,2025年4月26日,广州工商学院“冷链卫士”团队在指导教师周贤望带领下,赴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冷链物流智能化装备的前沿技术与场景应用,旨在通过“技术研讨+场景实测”双轮驱动,学习行业关键技术,为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在研究院智能装备实验室负责人陪同下,团队一行先后参观了高性能控制系统创新实验室、伺服与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室、机器人大数据实验室及机器人整机中实验室。陈立教授重点介绍了研究院在冷链装备智能化领域的三大核心成果:人机融合的协作机器人、智能工厂柔性智能制造系统以及基于工艺融合机器人编程与仿真软件。
图1 伺服与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室
团队成员现场观摩了智能分拣机器人在智能仓储-加工流水线环境中的作业演示,其在货物自适应抓取以及智能运输等场景中的稳定表现,为团队在冷链物流机器人运输过程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2 伺服与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室
研究负责人指出,当前冷链物流智能装备仍面临三大挑战:低温环境下传感器精度衰减问题;多品牌设备通信协议不兼容,导致系统集成成本高、协同效率低;低碳化技术瓶颈,传统冷链物流运输装备由于需要频繁制冷,因此碳排放量较高。
针对上述问题,冷链卫士团队着重对低温环境下传感器精度、多设备协同效率、设备碳排放上进行优化。
“此次交流是冷链物流智能化从理论研究迈向工程实践的重要一步。”指导老师周贤望表示,团队将以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的先进实验平台为依托,加速推进冷链物流机器人的国产化替代,助力行业实现“降本、增效、低碳”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