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中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顶级"势力”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日期:2025-03-13 09:06     来源:    

新华社在报道首都机场A380维修机库项目落成时是这样表述的:该项目在世界航空领域具有高知名度和高技术含量,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项目落成后,做为该建筑工程管理负责人之一的胡松及其团队获得了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建筑长城杯金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第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第六届空间结构优秀工程金奖和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等大奖。胡松也凭借在此项目中的优秀表现成为了中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顶级“势力”。

d16cac8508374a8dbe10a2c066a13ed.jpg

初露锋芒

胡松初露锋芒,就获得了各方的认可,这在中国的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也是非常稀有的存在。2007年,胡松所供职的企业通过招投标获得了北京首都机场A380维修机库工程项目的承建工作。该项目属于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配套工程,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点工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胡松也荣幸地获得了一次具有“丰碑意义”的历练机会。

在该工程的项目团队成立初期,公司就把胡松确定为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施工方案撰写和技术方案确认工作。A380机库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大小。项目建成后可同时容纳4架A380空中客车的维修,这在当年被认定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维修库项目。所以,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而面对这样庞大的工程,项目团队采用了地面组拼,钢结构屋面网架一次整体提升到位的先进施工方案。这个方案要求极高,其一次性钢结构屋面网架提升面积和重量都创了当年的世界之最。所以,项目的基础建设承重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传统的混凝土浇筑已经无法胜任这样高难度的项目。于是,胡松就带领团队创新了施工工艺和技术,并且在有些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

450dac0eb6d705b73444e8523f85b1a.jpg

胡松的格构柱小直径钢管混凝土浇筑技术,结合了钢材和混凝土的优势,不但提升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并且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提供灵活性更高的施工工艺。这套技术主要解决了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使用小直径钢管混凝土技术进行格构柱的浇筑问题。

另外,胡松还在工程中使用了无收缩混凝土技术。这种技术在工程施工现场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常见的开裂现象,从而提高了工程整体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为工程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除此之外,胡松还在浇筑技术上做了改进,提出了更适合小直径格构柱的施工方案,为在狭小空间实施混凝土浇筑工艺和技术革新提供了可能。

工程落成后,就迅速通过了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六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A380机库工程”的验收评审。由行业内5位顶级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一致认定“A380机库工程”应用新技术的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专家组确认,该工程应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10大项29个子项技术,其中新技术应用突出的有大跨度钢结构屋盖整体提升技术,厚钢板焊接技术,大空间地面低温辐射采暖技术。而由胡松主导的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综合施工技术更是在此后获得了创新技术大奖,其“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施工工法”还被评为北京市市级工法。

胡松说这套技术经过无数次实验和测算,极大地减少了施工隐患,对整个行业后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都机场A380维修机库工程项目落成后,便相继获得了5项国家顶级大奖。项目运行一年后,该项目被行业树立为中国民航维修行业的标杆项目。不但为北京市在北京奥运期间的服务配套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北京提升了国际地位和形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大型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实力。胡松在这次项目之后,不但丰富了自己在大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的经验,也增加了整个团队在技术层面创新的信心。

突破进取

胡松说在他所获得的所有奖项中,他最在乎的奖项就是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詹天佑奖几乎算是中国整个土木工程领域普遍公认的最高荣誉之一,也是几乎中国所有土木工程师毕生向往的荣誉。因此得到这个奖项的工程师不但能获得个人和团队在行业内的声誉,还能为未来赢得更高难度、更大规模项目建设增添一道重量级的砝码。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詹天佑奖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土木工程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方向。获奖项目更是在推动行业进步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而出道就获得詹天佑奖,这给了胡松极大信心,也给了他更多历练的机会。

2008年,胡松参与到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工程的05标段工程项目当中。作为北京地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兴线连接了北京市区与大兴地区,已经成为了北京市交通的主要干线。根据中国交通轨道客流量的统计显示:北京地铁大兴线客流量已经位列全国第七位、北京市第三位,对缓解北京市交通通勤压力、促进城市一体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胡松带领团队引进了多项新技术,确保了工程施工的高效和安全。胡松首先在盾构法施工技术层面采用了双向盾构施工方法,针对软土层和地下水丰富的施工路段地质环境进行了优化设计,确保了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问题。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胡松有效地引进了自动化监测系统,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地面沉降、隧道位移等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了实时监控。这项技术,给了施工团队极大的安全感。

除此之外,胡松还在施工过程中引进了绿色施工技术,有意识地使用了低噪声、低污染的设备,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尽管做了多手准备,胡松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由于这条线路整体地质结构非常复杂,施工过程中不出意外地经过了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区域,导致在盾构掘进时会面临“突水突泥”的风险。这让胡松如临大敌,一旦施工过程中不小心或者冒进,都可能会发生严重施工事故。在研究应急预案后,胡松果断做出了改进盾构机性能和注浆工艺的决定,最终成功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胡松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是工期和交通的矛盾问题。大兴线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人口密集地区的问题。为了能够让整体交通不受施工影响,他带领团队采取了夜间施工、减少噪音污染等措施,整个工程下来,未收到居民的噪音投诉等问题。

工程项目竣工后,胡松团队荣获了北京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长城杯金质奖章和长城杯项目竣工金奖。而胡松在结构安全层面的突破,是获得这两个奖项的重要依据。

不断的获奖,让胡松在提升信心的基础上,也变得更加专注和大胆。2013年,胡松做为项目副经理参与了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工程项目的建设。这是2014年北京APEC峰会的重要工程,是形象工程更是在全世界面前展现自身实力的又一次机会。胡松说接到这个项目通知的时候,就有很大压力。因为这个项目不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要高质量地完成,而且还要同时满足各种严格的安全和综合功能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多。

好在经过多次重大项目的历练,让胡松在遇到问题时变得更加冷静和沉稳。为了确保在每个环节都做到精准到位,他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力求每一项都达到最高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胡松还要考虑峰会的特殊要求,例如安保措施、场馆的功能设置等问题。哪怕一个小小的数据失误,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胡松说那时候的压力之大,如今都不敢想象。

由于项目的施工工艺非常复杂,胡松准备了多项方案,还特别为该项目编写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总体施工方案,以及异形结构施工方法制定等方案。随后在施工过程中,胡松又遇到了地下室设计复杂,并且有大量园林景观设施等问题。为此,他还特别编写了地下室大面积回填土和地下景观园林施工方案,甚至详细到地下室砌筑、物料运输和室内地面等方面。

胡松至今还记得他在这个项目遇到的结构地下外墙为环形且水平方向成45°夹角的问题。他说由于设计问题,导致施工难度无限加大,这给了胡松很大压力。一方面要赶工期,一方面又要注重质量和安全问题。最后,他不得不又编写了地下斜面环形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外墙施工方案。甚至考虑到冬季可能会遇到极寒气候等问题,他还特意在混凝土施工时组织研究并制定了混凝土加热方法。胡松在楼板、墙体和框架柱内都埋设了电伴热导线,有效地解决了这一很多施工单位都会遇到的难题。项目结束后,胡松算了一下,自己专门为这个项目施工编写的解决方案达到9个之多。

事无巨细地安排,并且在技术和施工工艺上的创新,为胡松带来了两个颇具分量的奖项: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和长城杯金杯奖。胡松说获得鲁班奖不仅是对自身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认可,更是一种激励。这两项国家级的大奖,激发了胡松继续追求卓越的动力,也成为他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磨砺与成长

胡松说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中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前辈们的积累基础上的。这些年,胡松一直在项目工程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在他手下,一个又一个高质量项目“呈现”在中华大地上。

2017年,胡松做为项目负责人全面参与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海绵城市工程项目建设。胡松说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综合性生态环保建设工程,旨在通过合理设计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在遇到降雨时能像“海绵”一样吸收、存储和净化雨水,并在需要时释放雨水,从而减少城市内涝,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工程。这项工程通过建设渗水、蓄水、净水、排水等设施,增加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程,胡松不但要解决项目现场的排水系统,还需要解决项目与周边自然水循环系统互相协调的问题。为此,胡松特意协同设计团队和施工单位,进行了合理的设施布局并调整了城市排水路线,以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渗透和汇集,从而达到减少积水和内涝的风险。

随后,胡松主导选择了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生态友好型材料的引进。一方面使地面能够更好地吸收雨水,并有效地减少了地表径流问题。另一方面提升了施工质量与标准的控制问题。因为海绵城市工程对施工质量有较高要求,尤其是在雨水处理和生态材料使用方面。

在建筑施工行业磨砺多年,胡松成长的速度超乎想象。他参与了许多国家级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规模庞大,技术复杂度非常高,且涉及了多个专业领域的协同作业。从项目策划到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历练,也为他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建筑工程管理专家做了很好的铺垫。

由于胡松在工作中的杰出表现,他连续多次获得所在单位杰出青年和先进职工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对于胡松来说是成长,更是激励。

小结

不久前,胡松在工作总结中对自己在职业生涯曾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两项大奖做了一个陈述:这两个奖项是自己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取得杰出成绩的肯定,也必将推动自己在后续的项目中继续追求卓越。

下一篇:芯光云已按下AI科研加速键,情感驱动智能未来
上一篇:开域集团首席科学家叶荫宇接受中新社采访:AI与OR,共促人类未来